廈門辦理建筑資質后,企業因處罰被列入“黑名單”可這樣修復信用!
時間:2020-10-22 17:45
近年來,為規范建筑市場秩序,營造公平競爭、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,各地建設主管部門都充分利用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,對已辦理建筑資質的企業實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罰機制,也就是被劃分為“重信用守合同”與“黑名單”企業。事實上,一旦建企被定義為“黑名單”,將嚴重影響日常業務開展。為了更好保障建筑企業的合法權益,近日廈門建設局公布一則《通知》,明確規定“黑名單”企業可采取補救措施修復信用!至于詳情如何,接下來讓咕咕狗和大家一起詳細解說!
1、主動配合相關部門調查,并在規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處罰決定;
2、企業積極整改相關問題并確有成效;
3、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消除影響或挽回損失;
4、獲得原處罰機關認可的其他情形。
以上每項裁量情形可對應減免“黑名單”管理期限1個月。值得一提的是,若企業具有多種裁量情形的話,也只能減免3個月。若“黑名單”執行期限不高于3個月,則其減免期限不能超過原期限1/3。
通過信用修復機制,有效鼓勵“黑名單”主體實行自我糾正、主動自新來改正違法失信行為、消除社會不良影響和提升信用水平,也對營造誠信守信的社會環境起到積極作用。事實上,“預防”大于“治療”,若企業在辦理建筑資質時,時刻注意以下事項,也不會被列入“黑名單”:
1、使用虛假材料、以欺騙手段來取得資質;
2、私下轉包、出借資質;
3、發生重大及以上工程質量安全事故;或1年內累計發生2次以上較大工程質量安全事故;
4、拖欠工程款項并不履行法律義務等。
總的來說,成功辦理建筑資質對于企業來說,無疑是“天大”喜事。然而,在日常經營活動中,企業必須注重安全生產管理以及誠信開展經營活動,才能健康長遠發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