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避免出現知識產權侵權危機,以下4點你需要注意
時間:2021-01-20 17:27
根據數據顯示,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失敗的企業中,問題出在核心技術應用不達標、研發投入不足、
知識產權侵權的比例相當大。今天咕咕狗就聊聊企業如何做好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工作,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企業小伙伴。
知識產權侵權常見誤區:
1. 臨近上市才開始做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分析
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,被競爭對手利用知識產侵權訴訟阻擊是常見的現象。因此,在企業準備IPO前,應當盡早開展全面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,做到未雨綢繆。在發現風險后才有充足的時間做訴訟準備或收購專利談判,不要因為競爭對手一個專利侵權訴訟就讓上市科創板功虧一簣。例如,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前,就在美國購買了100多項專利,并在美國當地申請200多項專利,才最終為上市掃清了專利障礙。
2. 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除要雙管齊下
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有兩種方式,其一:由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和法務部協同完成;其二:委托外部機構,例如專利檢索分析機構、從事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等完成。
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工作,既需要對公司的產品和技術、市場布局了如指掌,也需要熟練的知識產權檢索、侵權法律等技術。因此想完全掃除知識產權侵權對科創板上市的障礙,需要以上兩種方式并行使用。
3. 只做專利侵權風險排查
雖然在科技創上市的大多為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,但根據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知識產權訴訟狀況的分析,軟件著作權、商標侵權訴訟也偶有發生,企業有必要做個全面的風險排查。
4. 專利侵權分析為了貪快,縮小了檢索范圍
由于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和時效性兩個特征,而構成侵權威脅的依據是:目標市場國的有效的授權專利或正在申請過程中的專利。因此一些企業在檢索之初,就將范圍限定為目標國的有效專利之內,再進行篩選排查,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會遺漏大量有用信息,留下隱患。
以上就是咕咕狗對針對 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的一些知識分享,企業如果想在科創板上市,建議提前做好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分析報告,既能讓企業在面對侵權訴訟的時候從容不迫,也能讓上交所對你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更為認可。

1. 臨近上市才開始做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分析
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,被競爭對手利用知識產侵權訴訟阻擊是常見的現象。因此,在企業準備IPO前,應當盡早開展全面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,做到未雨綢繆。在發現風險后才有充足的時間做訴訟準備或收購專利談判,不要因為競爭對手一個專利侵權訴訟就讓上市科創板功虧一簣。例如,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前,就在美國購買了100多項專利,并在美國當地申請200多項專利,才最終為上市掃清了專利障礙。
2. 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除要雙管齊下
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有兩種方式,其一:由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和法務部協同完成;其二:委托外部機構,例如專利檢索分析機構、從事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等完成。
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工作,既需要對公司的產品和技術、市場布局了如指掌,也需要熟練的知識產權檢索、侵權法律等技術。因此想完全掃除知識產權侵權對科創板上市的障礙,需要以上兩種方式并行使用。
3. 只做專利侵權風險排查
雖然在科技創上市的大多為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,但根據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知識產權訴訟狀況的分析,軟件著作權、商標侵權訴訟也偶有發生,企業有必要做個全面的風險排查。
4. 專利侵權分析為了貪快,縮小了檢索范圍
由于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和時效性兩個特征,而構成侵權威脅的依據是:目標市場國的有效的授權專利或正在申請過程中的專利。因此一些企業在檢索之初,就將范圍限定為目標國的有效專利之內,再進行篩選排查,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會遺漏大量有用信息,留下隱患。
以上就是咕咕狗對針對 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排查的一些知識分享,企業如果想在科創板上市,建議提前做好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分析報告,既能讓企業在面對侵權訴訟的時候從容不迫,也能讓上交所對你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更為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