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,稅收籌劃,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:
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;
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;
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;
2、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收籌劃;
第一種情況: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,選擇子公司形式,單獨納稅。
第二種情況: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,選擇分公司形式,匯總到總公司納稅,以彌補總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虧損;即使下屬公司均盈利,此時匯總納稅雖無節稅效應,但可降低企業的辦稅成本,提高管理效率。
第三種情況: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,選擇分公司形式,匯總納稅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利潤彌補虧損。
1. 合理增加“成本、費用和損失”,利用各種支出及列支項目,盡可能地擴大成本、費用以及損失,縮小凈收入,少納所得稅。
2. 增加“利息、工資和捐贈”,縮小計稅依據。由于新企業所得稅明確規范了準予扣除的項目及標準,在這點上的節稅需非常注意!
3. 企業性質節稅,在稅負輕的地方注冊新公司或者分公司,轉移利潤。
4. 入駐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園區節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