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企業資金方面
建企的注冊資金和凈資產,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的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,因此不論辦理哪一類別的資質,都對企業的注冊資金和凈資產有各自的要求,如果建企的注冊資金不夠,增資的時間也不及時,達不到辦理資質的標準,就無法通過審批。
2,企業人員方面
申請施工資質還強調“以人為本”,各種資質對企業人員的數量和專業要求各不相同,包括企業技術負責人、財務人員、中高級職稱人員、現場管理人員、技術工人等,如果企業人員不足,或專業不能滿足標準要求,就可能導致申請資質失敗。
3,人員社保方面
人員證書“掛靠”現象一直是重點打擊對象,隨著社保全國聯網,通過社保繳納情況來核查企業用于申報資質的人員,業已成為主管部門的常用手段。近日住建部又發了一封信強調,建筑企業不能忽視。
4,工程業績方面
新企業辦資質通常只會考核技術負責人的個人業績,但如果企業想申請資質升級或資質增項,就需要提供相應的企業業績證明。這就需要檢驗建企平時是否重視對工程業績的管理和備案,如果沒有或沒有完成企業業績,建企資質將難以辦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