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質轉讓有風險,這些要點要牢記!
資質轉讓相較于辦理資質有:手續簡單、辦理速度快、直接拿到高等級資質等眾多優點,但在資質轉讓的過程中也伴隨著風險,那么在資質轉讓過程中建筑公司需要規避哪些風險?
1、不良記錄
急需出售資質的公司通常是因為一些債務等問題被迫出售,資質轉讓本質上是公司轉讓,公司過往的不良記錄都會伴隨著資質一同轉移至收購者身上,所以需要在資質轉讓前,查清企業是否有不良記錄。不良記錄包括:公司不良經營記錄、重大工程事故或質量問題、財稅債務不良記錄等。這些不良記錄會嚴重影響公司日后的正常經營,甚至陷入財務糾紛。若是發現資質公司存在不良債務記錄,可在簽訂轉讓合同中明確債務承擔對象。但這種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,倘若原債務人失去償還能力時,債權人有權利主張向現任股東償還債務。
2、尾款難收
高等級資質轉讓涉及的金額普遍較高,通常會高達上千萬元,所以可能會遇到尾款收不回的風險。在資質轉讓中,資質收購方支付定金后便要求辦理公司轉讓手續,在轉讓成功后資質出售方卻難以追回大額的尾款,此時即使想回收資質也很麻煩。所以在資質轉讓時,建議通過中介公司進行操作,無論是對于買方的售后問題,還是賣方的回收尾款問題,都能更好的規避風險。
3、當地政策
當資質轉讓涉及到跨省市時,企業需要留意資質出售方的當地政策。各地區的資質政策不同,需上當地的住建廳了解具體的法律法規,個別省市為了保護當地企業經濟,會限制資質出省轉讓。若不提前了解,將會浪費時間和成本。
4、轉讓期限
企業完成公司轉讓后,需在時限內辦理資質轉讓手續。當簽訂公司轉讓合同后,企業法人隨即發生了變更,根據相關規定,當營業執照發生變更后,企業需在30天內辦理資質證書變更,需要變更的內容有:企業名稱、企業地址、注冊資本等。若企業未能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資質變更,則會被處以一千元至一萬元的罰款。
以上便是資質轉讓中企業需要規避的風險總結。資質轉讓屬于市場交易行為,若在交易中未能規避風險,造成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擔。因此資質轉讓的過程中不可貿然草率簽訂合同,可以聘請專業的資質轉讓公司作為中介進行交易。